我是占理儿。
一夜之间,那个女大学生和乌克兰老男人开房的事,全国皆知,我估摸着小伙伴们应该都刷到了。
21岁的女大学生李XX,拿着男友的钱飞到上海见了一个37岁的乌克兰电竞选手,并且当天就跟人家开了房,还被拍了视频。
结果老外回国就把视频发到网上,还特别添加了"国家"标签。视频传回国内后,无数网友气得不行,于是把她扒了个干净。学校看到风波后,认为影响了学校声誉和国格,所以公示把她开除了。
有人骂女孩"崇洋媚外",有人说学校"小题大做",还有人盯着那个老外渣男不放,吵成一片。
作为80后老大哥,我觉得这事不能简单站队,得参与者、受害者、成年人等几个不同的角度来看。
首先,她到底是不是受害者,得分开看。
先说个事实:从视频里的内容来看,是她自愿配合拍摄视频的,这点大家应该都能认同。她对着镜头打招呼、亲脸、投喂食物、浴巾出镜,还有吐舌头的挑逗性动作,可以看出她很高兴,很配合。
至于她出于什么样的心态拍摄的视频,我们不得而知。
但一个21岁的成年人,跟一个老外拍下那种视频,对方为何要拍,她自己应该是清楚的,说不定她还让人家拍完了发给自己一份‘收藏’留念了。但是,她应该也预料到这种私密视频是有可能被传播的。
转折点也就在传播环节。
这老外回国后就把视频发到网上,还贴上"Easy"的标签,这当然涉嫌违法。可是他已经不在中国,咱们的法律也奈何不了他。
所以客观地说:在房间里她是配合‘演出’的参与者,出了房间她是个‘愚蠢’的受害者。如今她独自面对全网唾骂,值得同情,但不多。因为她是成年人,应该要承担自己行为带来的后果。
这里有个关键问题:她主动飞往上海,在明知对方已婚有女儿的情况下,她为啥还要主动,目的是什么?
是粉丝对偶像的崇拜?还是骨子里的崇洋媚外?
这事最戳大家肺管子的,是它击中了咱们的几个痛点:
其一,她有男友,并且是男友花钱开的房间;其二,她明知对方已婚已育还主动过去,的确有些不值钱;其三,老外那句"比巴西牛排还廉价"的侮辱,直接扇了某一类女性的脸。
其实,我不觉得所有涉外恋情,甚至线下约见都有问题,毕竟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。
但李XX这种"送上门"的操作,确实再次让人想起那些年被外媒炒作的"Easy"刻板印象。现在社会上还有些小姑娘觉得,找个外国男友洋气,走出去有面子。但是却根本不懂外国男人是咋想的——人家就是来找免费资源的。
这些老外拍下的视频和照片,为的只是回国后炫耀。他们把那些东西发到朋友圈、同学群、社交媒体,得到的是他们国家老百姓的‘认可’。他们也很清楚,离开了中国,这些视频发布出来,中国法律拿他们没办法,这是他们肆无忌惮的原因。
大家想一下:一个正在打仗国家的一个老男人,跑到当今号称第二强国的中国,不费吹灰之力就睡了一个年轻大学生,这个大学生还愿意配合拍视频。你猜那个国家的人看了视频会怎么想?会觉得中国人‘热情’?
国家在外面努力维持的形象,远不及民间的真实‘接触’,所以这事对咱们国家在外国普通人眼中形象的影响,比咱们想象的要大许多。
知乎上一个在大学城开店的朋友,他说了自己发现一个现象:越是家庭条件普通的女孩,越容易被"外国男友"的光环迷惑。当地曾经有个女生被一个非洲留学生骗了感情,对方同时交往着三个女生还到处借钱。
大家气愤的是,一些女孩跟国内男孩交往时,斤斤计较,极其物质。但在外国男人面前,大方体贴、热情主动。这种现状,小伙伴们应该都知道它的的确确地存在。
那学校开除她,到底冤不冤?
该校校规第十九条第六款写得很清楚:"与外国人不正当交往,有损国格、校誉的,视情节给予记过及以上处分或开除"。
单从校规来说,那是学校制定的约束学生行为的准则,作为该校学生,肯定是得遵守的,违反也是需要受到相应惩罚的。
我看到有种声音说,女孩并没有违法,学校没有资格用更加严厉的惩罚。
我觉得是这样,咱们都知道法律是社会制度的基本保障,只是法律规定的是底线,而不是标准。在底线之上,家庭也好、企业也好、学校也好,有权力制定一些符合各自道德要求、便于管理、约束的制度。
这些制度并不高于法律,也都必须在法律框架之内。就像上班规定每天8点上班,你9点到就是迟到,公司要扣你一点钱作为惩罚,为的是让你按时上班。
所以,惩罚从来不是目的,目的是带来改变,不然人人效仿,那还开不开公司了?
大学也是,这个女学生,自己的行为虽然不违法,但破坏了公序良俗,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,也严重损害了学校的声誉。如果学校不处理,一方面不符合学校教书育人、引导正确道德观的公众期待,另一方面学校如果接受,甚至保护这样的学生,你猜会不会有学生认为这种行为是正确的?
如今舆论中的批评,有些人觉得过头了,我并不这么认为。这种批评,就是社会普遍的道德观在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,去抵制那些‘道德败坏’的现象的出现。
另外,从程序上看,学校从4月就开始送达处分通知,最后公告开除也算合规,至于公告中的‘指名道姓’,那不就是公告的意义所在吗?告诉机构内部人员、社会公众具体是哪个人违反了制度,对其采取何种惩罚。
有人拿学校不该干涉学生"私生活自由"说事,学校没有干涉呀,但是你做了违反正确‘社会价值观’的事,总不能不承担行为带来的影响,不接受对别人造成损害的惩罚吧。
就像当年复旦大学那几个嫖娼被开除的研究生,校规就是校规,没人逼着你违反。再说难听点,要是这事没闹到外网,没被贴上"中国"的标签,学校可能也就是内部处分,但现在闹成国际丑闻,换哪个学校都得这么处理。
咱们可以试想一下,如果学校不处理,甚至替女孩发声,维护女孩的形象,这样的学校你愿意让你家孩子去上吗?
再对比下国外高校的操作。早年间牛津大学有个女生在校园里拍了裸照发到社交媒体,学校直接给了休学一年的处分,理由是"损害学校形象"。
所以,在维护声誉这点上,中外高校都有自己的尺度和制度。
这事咱们只是看不惯,骂几句抵制一下。可我却在想李XX父母知道这事的心情。含辛茹苦养到21岁的女儿,怎么就会做出这种事,一点也不顾及廉耻。他们的老脸要往哪放,在亲朋好友面前如何抬得起头。
他们没有教会孩子什么叫自重——如果你自己都不把自己当回事,任何人都只会把你当便宜货。
现在一些年轻人思想太开放了,把感情看得很廉价,然后刷了些短视频就觉得了解外国文化,向往“自由”,见一面就敢跟人家走,聊几句就敢跟他们交往。
他们对开放的理解还只停留在错误的表面——开放等于随便跟人上床!
更重要的是,作为成年人,他们不知道自身的行为有哪些风险。也不懂得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起后果。
那种不管不顾的“自由”和“开放”,不是勇敢,而是傻蛋。
现在全网都在扒李XX的个人信息,甚至有人把她高中照片、家庭住址都曝出来了,说实在的这种‘开盒’网曝的确有些过头,也涉嫌违法。
因为在网络时代,这种"社会性死亡"的惩罚,比学校开除要严重百倍,网络暴力受害者的抑郁症发病率高达87%,自杀率更是普通人群的23倍。
可如今现状就是如此,虽然公安机关也在大力整治开盒等各种网曝行为,但收效甚微。尤其面对这种上亿级别的关注的事件,很难追究每一个人的责任,到底大家都懂,就像‘法不责众’一样。
这事闹到现在,谩骂只是撒气,不能解决实际问题。作为过来人,想给现在的年轻人说几句掏心窝子话:
第一,别把"开放"当"随便"。
开放也许是好事,但开放不等于放纵。身体是自己的,名誉也是自己的,别为了一时刺激毁了一辈子。
成年后,得知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,得知道自己有没有承担后果的能力和心理。
第二,可以喜欢外国的文化,但别迷信外国的月亮。
我去过几个国家,可以负责任地说,哪都有好人坏人,白人黑人黄种人里也都有败类——看人得看人品本事,不要看出身和肤色,也不要看钱多钱少。
千万别对外国人有什么天然滤镜,崇洋媚外也早已是落后观念。
以前崇洋媚外是因为咱们落后,觉得外国人先进、聪明、有钱。可现在咱们已经证明了,他们没啥了不起,无非就是比咱们早发展几十年,比咱们不要脸一些到处掠夺了很多资源,而已。
第三,永远记得爹妈。
你在外面瞎混的时候,想想家里那对把你养大的父母。他们省吃俭用供你上大学,可能不图你的回报,但也绝对不是让你去给外国人当玩物的。
谁年轻时没犯过错,但有些错犯得起,有些错犯了就真没机会回头了——就像这个被开除的女生,她的人生可能要花十年甚至二十年,才能擦掉这个污点带来的影响。
希望她以后还有重新站起来的勇气,也希望更多年轻能自重一些。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,别高估自己的智商,也别低估他人的卑劣。
这个世界,谁都是半人半鬼。
尤其是女孩子面对外国人的时候,你崇洋媚外也好,想润到国外也好,你有你的目的,外国人也有他们的心思。想做啥是你们的自由,但得考虑一下风险和后果。
你可以做任何事,因为手脚长在你身上;别人也可以对你的行为进行评价,因为嘴长在别人身上;
你要清楚自己会不会憋气,得知道自己能否承受得起唾沫星子的重量。
全文完,感谢阅读,喜欢请三连!
配资网上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